【消息来源:吉林大学新闻中心】3月,猝不及防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吉林大学结合疫情防控形势,根据教学任务统筹规划,开启线上教学模式,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教师邹晓新也紧锣密鼓地筹备线上教学工作。
邹晓新主讲的《无机材料化学》双语课程,是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材料化学专业的必修课,属于化学高阶课程。通过无机固体材料基本理论、表征方法与机制、合成方法与技术以及关键无机功能材料体系方面的系统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英语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对材料化学专业前沿领域的了解。
由于空间上的距离,线上教学的难点很快显现,邹晓新发现,在课堂上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眼神与肢体语言的交流、互动率比较差、学生也很容易懈怠,上课时提问环节也很难把控……
邹晓新及时调整课堂互动环节,增加学生讲演环节,学生需要针对提前设定的题目,制作PPT并讲演,讲演后老师再进行点评。另外,增加了“小”作业环节,“小”是指低工作量的作业,通常在10-20分钟完成,学生在下次上课前两天提交,老师批改后反馈意见。为了更好下达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邹晓新让班长和团支书抓落实,学习效果得到提升。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邹晓新开展课程知识竞赛,每2-3次课后,增加一次知识竞赛,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
“我会经常听一些高校的公开课,吸取其中有益的地方,力争做到取各家之所长,丰富自己的讲课内容,深化自己的认识。”邹晓新说。虽然邹晓新讲授无机材料化学双语课程已经7年之久,但每年他都在优化教学内容。今年1月份,邹晓新与学院的几位老师一起编著《无机化学原理》教材,每周都会利用周六上午和周日上午进行深入讨论,加深对知识链条的了解,从而对课程有了更清晰的定位,促进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今年的教学中,邹晓新将材料表征部分改为学生讲演和课后作业为主,调整后的课件内容更加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底层逻辑联系。平日,邹晓新也着力培养学生通过知识点的逻辑串联,力争让学生养成用材料化学的思维看待事物、解释事物的逻辑思维。
“看到矿泉水后面的元素含量表,就要想到这些元素是怎么定量,用什么测试的。看到飞机,就要想到飞机的机翼是什么构成的,结构是什么样,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性能……”邹晓新总是这样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学生。
如今,邹晓新和他的学生已经逐渐适应线上教学模式,而对于线上教学常态化工作,邹晓新有他自己的看法。他期望能有更多年轻教师加入线上教学,用更多技术手段提升教学内容和呈现形式,新老教师默契配合,合力提升线上教学质量。记者采访结束后,邹晓新又投入到备课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