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慰孙(1895.2-1982.12),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吉林大学化学系主要开创者之一,生物化学学科的奠基人。

图1:陶慰孙教授

1895年,陶慰孙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9岁时随父亲去日本就读于东京山石川区原町寻常小学。11岁时进入私立日本女子大学附属中学学习,后升入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回国,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1919年赴美国留学,192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23年获康奈尔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曾去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和瑞士等国的著名化学研究机构参观学习,1923年底回国在上海大同大学任教。1927年再赴日本,到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部攻读博士。1931年完成博士论文后回国任上海大同大学教授,1932年经日本文部省批准获京都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32年领导创建了大同大学化学系,并任化学系主任。1935-1944年兼任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与丈夫关实之教授一起来到东北工作,任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教授。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她和关实之服从国家分配,从沈阳来到长春,投身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的开创工作中,与蔡镏生教授、唐敖庆教授、关实之教授等一同创建了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

一、中国留日的第一个女博士

1895年2月20日,陶慰孙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家境较好,自幼聪敏,勤奋好学。1902年进入上海务本女学塾学习。9岁时随父亲去日本就读于东京山石川区原町寻常小学。11岁时进入私立日本女子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于该校毕业后升入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回国,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19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2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食品化学理学硕士学位。随即,她又转入康奈尔大学攻读教育学,于1923年获康奈尔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她学习刻苦,善于钻研思考,作为为数不多的中国女性留学生,她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乐于做化学实验,有较好的外语基础,经常到图书馆查阅科学文献资料,并决定终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毕业后,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扩大知识储量,她又远赴欧洲,到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和瑞士等国的著名大学和化学研究机构参观学习。欧洲的科技发展水平让她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增进了她对世界科学发展的认识和了解,加深和拓展了她的知识面,更加激发了她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坚定了她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心和决心。经历了在欧美一些国家的留学和参观学习,陶慰孙内心深刻地感受到中国高等教育与西方的差距。因此,参观学习结束后,她马上选择了回国,回到上海大同大学任教,将她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中国的学生。

图2:青年时期的陶慰孙

图3:1931年,陶慰孙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的博士论文

为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1927年,陶慰孙再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部,在日本著名有机化学家小松茂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经过四年的刻苦钻研,圆满地完成了学业,于1932年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在日本第一个获得理学博士的女性,赢得了日本科学界的赞扬。

图4:1932年2月,关实之(左)、陶慰孙(右)夫妇合影

这期间,她有幸与当时在京都帝国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关实之相识,两个人一见钟情,结为伉俪。1931年,他们学成回国。陶慰孙继续留在上海大同大学任教。1932年,陶慰孙领导创建了大同大学化学系,并任系主任。执教期间,她主要以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教学为主,开课十余门。陶慰孙在大同大学执教期间,治学严谨,认真投入。她把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的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学习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由于她知识面广,经验丰富,讲课条理清晰、有广度、有深度,对待学生慈祥和蔼,因此,课堂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1937年,因为对大同大学的卓越贡献,当选为大同大学核心管理层——立达学社社员。

二、开创吉大化学  建立生化专业

陶慰孙在留学期间,培养了良好的科研能力,她在教学工作之余,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1934年开展对成熟的黄岩橘化学成分和福橘果实精油的研究。1940年研制出中国第一批注射用葡萄糖。20世纪40年代参与创建上海大同化学工业社和上海一心化学制造厂,先后生产纯盐酸、硫代硫酸钠、水银、液溴等化学试剂和天冬素、膀胱氨基酸、固体麦芽糖等生化试剂,为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1935-1944年被聘为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成为当时少有的女性科技工作者,为早期的中国科研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一度陷于停顿。陶慰孙夫妇全力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反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极力抵制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而且还在经济上给予大力资助,为营救被捕的革命同志到处奔波。他们期待着战争早日结束,并能够为这个国家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陶慰孙的心情无比兴奋和喜悦,极大地激发了她的爱国情怀,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新中国的科教事业中。

1950年,陶慰孙已年过半百。为支持祖国边远地区的教育与科学事业的发展,她不顾年迈,不畏严寒,不顾南北方生活条件的差异,毅然同丈夫关实之从生活舒适的上海来到了地处沈阳的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任教,开始了新的执教生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她再次响应号召,又同关实之一起来到了位于长春的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工作,他们的任务是创建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

当时,东北人民大学是建国后第一个开始兴办的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东北行政学院,是东北解放区培养党政干部的学校,只有文科没有理科。在陶慰孙和关实之等人来之前,这里连数理化课程都不曾开设过,至于实验室和化学实验所需的基本仪器设备和药品更是无从谈起。当时要建化学系,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是,他们面对困难并没有畏惧,重新焕发出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大干一番的青春和活力。他们与来自燕京大学的蔡镏生教授、北京大学的唐敖庆教授等人一起,苦心孤诣地开创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

建系之初,全系职工不足30人,在系主任蔡镏生的带领下,全系建立三个“专门化”(化学专业下的层次)教研组,分别是分析化学教研组、有机化学教研组、物理化学教研组,以及一个面向学生教学的无机化学教研室,形成了化学系最初的教学机构。

图5:化学系1956年(首届)毕业生毕业合影(前排左6为陶慰孙)

图6:1957年,陶慰孙(二排右3)与有机专业毕业班合影

陶慰孙负责有机化学教研组的工作。他们依照苏联大学的教学模式,开始讨论有机专门化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任课教师的安排等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终于在新生入学前完成了所有教学准备。

图7:1953年,陶慰孙的读书笔记

当化学系的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以后,系里的科研工作也随之展开,并提出教研相长的办学思路。陶慰孙充分发挥以前的科研工作经验,开始将目光瞄向研究工作上。她利用东北盛产粮食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植物蛋白方面的研究。为满足科研工作和学科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她的积极策划和领导下,1959年,化学系增设生物化学专业,这为生物化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使吉林大学化学系成为国内最早建立生物化学专业的化学系之一。1960年,陶慰孙等人在生物化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生物学系,下设生物化学专业和生物物理专业。建系初始,面对师资短缺的局面,陶慰孙一方面组织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院校分配来的年轻教师开设课程,另一方面还聘请吉林师范大学的专业教师来校兼职,很快就使生物系的教学走上正轨。1962年因教育部进行院系调整,吉林大学取消了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被保留,并重新回到化学系。

图8:陶慰孙(前排右2)作为化学系师生代表送苏联专家

图9:1958年,陶慰孙(前排右2)与化学系天然高分子专门化毕业生合影

60年代初,陶慰孙从全国大局出发,经与国内同行专家交流和论证,确定在东北开展植物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陶慰孙针对东北地区植物资源,开展了向日葵、棉籽、南瓜种子、赤豆和大豆等植物蛋白质的研究工作。历经数年的不懈研究探索,她的课题组先后发表了关于赤豆蛋白、大豆豆酪素等十余篇研究论文,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1964年研制成“赤豆蛋白”和“大豆豆酪素”。她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吉林大学的生物化学研究在国内开始崭露头角。

正当陶慰孙带领课题组教师攻克植物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一个又一个难关之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十年动乱摧垮了她辛辛苦苦组建的蛋白质研究室,使研究工作陷入停滞状态。她本人也蒙受了不白之冤,1970年被下放到舒兰县农村插队落户。尽管如此,她对祖国教育与科研事业的热爱并没有消减,即使在简陋寒冷的下放点居所里,一有时间,她就坚持查阅固氮研究方面的文献和书籍,勤思不辍。1972年,从农村插队落户一回来,她就积极要求返回工作岗位。继续担任化学系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后,她立即投入到国家重点项目《生物模拟固氮》的研究工作中。在她与固氮研究组同志们的刻苦努力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高水平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了十余篇固氮研究论文。其中两篇论文在国际固氮会议上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同行专家们的极大关注,为吉林大学生物化学的发展及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德如春风育桃李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已蔚然成风。此时,已年逾八旬的陶慰孙教授精神振奋,干劲十足,仍坚守在教学科研岗位上,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工作中。

她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深谙教育之道。在培养学生时既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循善诱,又特别关怀后进学生的成长,给予慈母般的温暖。尤其在专业设置上,她广泛争求国内同行专家的意见,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丰富教学经验,决定把生物化学专业办在化学系,这不仅加强了生化专业学生的理化基础,而且増强了学生们的实验技能,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验动手能力强、独具特色的生化专业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图10:1981年,应陶慰孙(前排右2)邀请,日本京都大学矢岛治明教授(吉林大学名誉教授,后排中)访问吉林大学(后排左1为沈家骢)

针对教师队伍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她积极选派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攻读学位或进修;利用自己精通日语和英语的优势,辅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外语学习;注重立足于校内,从实际工作出发,帮助中青年教师确定科研方向,热情地支持他们在科研上抓住前沿、勇闯新路,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组织中青年教师编写教材和为学术期刊撰写理论文章。1978年以来,她同年轻教师一起发表的《核酸构象与信息》《空间密码—第二种生物密码》等多篇文章,受到同行专家们的好评,并发展成为新的研究领域。组织年轻教师编写的《蛋白质分子基础》和编译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习题与计算》等书籍,分别于1981年和198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对我国生物化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其中《蛋白质分子基础》一书,是国内最早的一部蛋白质化学方面的专业教材,被国内同行广泛使用。

图11:陶慰孙在指导研究生

陶慰孙从事教育科研事业六十余年,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一丝不苟,长期工作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为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其中部分学生已成为知名科学家,现仍在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工作的沈家骢院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0世纪60年代,沈家骢师从陶慰孙教授学习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在聚合反应动力学及增长自由基性质的研究上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验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春蚕丝尽慰后人

陶慰孙除了繁忙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外,还身兼多职,积极地参加各项学术、社会和政治活动。她曾先后担任长春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妇联副主席、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相继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为党的科教事业、人民的利益和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陶慰孙积极参加学术活动, 1979和1981年,已过耄耋之年的她,仍不畏千里路途之辛苦,先后参加了在杭州和南宁召开的全国生物化学学术会议,让与会的同行专家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感动,并被中国生物化学会第一届和第二届理事会均推选为荣誉理事,她也被誉为我国生化界老前辈和桃李满天下的生化元老。开会回来后,她立即向全实验室的同志们汇报国内生化学科发展的盛况,以鼓励大家更努力地为振兴祖国生化事业多做贡献。

图12:1982年,吉林大学化学系为执教55年的陶慰孙授“春风桃李”牌匾

她虽然年岁已高,但每天都坚持到单位上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就在她去世的前几天,她还徒步到五层楼的实验室去看看。这是她晚年时期的老习惯,足见她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并始终怀着一颗热爱祖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

图13:陶慰孙(左)、关实之(右)夫妇合影

陶慰孙教授一生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分钱都算得很清,每一根用过的纸绳都规规矩矩地缠起来准备再用,可是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志却总是慷慨解囊,及时相助。当她得知有的同志离家太远,往往因为实验工作吃不上午饭时,便热情地请到家里就餐;当她了解有的同志住房很困难时,虽然自己的住房也不宽敞,却主动提出把学校拟分配给她的新房让出去。当年,她和关实之教授的收入相对来说并不低,但是多年来她们却没有买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等家用电器,她家的居住条件与普通职工家庭并无二致。这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勤勉敬业、艰苦朴素、关爱他人、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操。

图14:1982年秋,陶慰孙(前排左1)生前与同事们最后一次合影

1982年12月11日,陶慰孙因病在长春去世,享年87岁。陶慰孙去世后,她的老伴关实之教授按照她生前的遗愿将二人多年的积蓄2.4万元捐给了学校。吉林大学决定在化学系设立“关实之、陶慰孙奖学金”,用以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这样一位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知识分子,不仅用自己一生的实际行动为后来人留下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与科学事业的精神和力量,而且她把国家给予她应得的报酬也留给了人们。

图15:吉林大学超分子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左起:佟振合、段雪、张希、沈家骢)

如今,陶慰孙教授已离开我们近40年。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和生物学科现已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并于2021年开始着力建设超分子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我们坚信,在老一辈化学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的精神引领下,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必将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创造更多的辉煌。